在奥门原料网站股份公司的长丝车间,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工作。(资料照片)

    在吉林化纤,传统的人造丝产品不断迭代升级,单个丝饼重量已经达到原来的 2 倍多,近万米甚至几十万米的丝线从头到尾粗细一样,越来越多的产品用在了高端纺织品中,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。
    腈纶,是吉林化纤的优势产品。以前,虽然腈纶产能全国排名靠前,但优质的细分产品不多,“大路货”附加值低,产品结构单一。
    从 2013 年开始,企业开始全力研发差别化腈纶产品。研发人员介绍,他们下大力气开发了原液染色纤维,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直接给纤维上色,省去了下游印染环节,既环保又省钱。
    人造毛皮的原料是扁平腈纶纤维,触感柔软,和动物毛发相似,是腈纶产品的金字塔尖。但国内许多企业的技术不过关,一些高档的人造毛皮材料只能依靠进口。2014 年 6 月,吉林化纤成功开发出了国产扁平纤维。2015 年 11 月底,2万吨扁平腈纶纤维项目建成投产。
    吉林化纤腈纶生产车间门口处,皮毛帽子、秋冬大衣整齐的摆放在展示台上,如果不是经人介绍,通过触感和观感,很难分辨出这些都是化纤产品。“动物皮毛的保暖性在于其纤维蓬松,我们全力研发替代产品,美观和保暖性都能与之媲美。”吉林化纤吉盟公司经理孙小君说。
    优势领域“拔拔高”,抗起球纤维、抗静电纤维、华绒纤维等一批差别化产品凭借质量和价格优势闯市场,使企业从容应对腈纶原料成本上涨、常规产品缺乏竞争力的挑战。
    扁平纤维以低于进口价4000 元/吨的价格拿到了国内10%的市场份额、大有光腈纶的市场占有率达 30%、超柔超亮腈纶打破国外产品垄断、阻燃纤维打入澳大利亚市场……“有中生新”的产品背后,是企业着力注重科技研发的努力。企业建立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站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将内设的技术研究所扩建为富博研究院,持续围绕人造丝、腈纶纤维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。
    “ 无中生有 ” 冲击 “ 高精尖 ”
    碳纤维材料,强度大重量轻,是一种常见的高端材料。这种“高大上”的材料,其实是用一根根碳纤维原丝,经过成型处理后制成的。以汽车应用为例,碳纤维技术不仅可以使车身轻量化,同时还可以强化车身强度。
    “企业腈纶产能比较大,碳纤维则是在腈纶工艺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一种新型纤维,我们具备向下游‘无中生有’的能力。”宋德武说。
    下定决心研发碳纤维产品,是这家老国企冲击“高精尖”的方向。从 2006 年开始,科研团队开始全力研发碳纤维原丝。
    奥门原料网站碳谷公司经理张海鸥表示,团队成立之初,没有设备、没有样品,通过各种途径找资料、测试,艰苦研发。
    碳纤维原丝的生产需要连续,纤维产出不能有断点,否则就要重来。50 米、100 米、200 米……到能连续生产 5000米原丝时,研发团队成员热泪盈眶。张海鸥说,过了 5000米这个门槛,就意味着企业的碳纤维原丝产品能够达到市场应用标准。
    掌握了技术后,吉林化纤5000吨碳纤维原丝项目于2011年投产,确定了“大丝束、高品质、通用化”发展方向,推动这项新材料产业加快成长。目前,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产能超过 2 万吨,碳纤维碳丝产能达到 4000 吨。
    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产品受到市场认可,25K 碳纤维成为国际风电设备巨头丹麦维斯塔斯的专供产品。吉林化纤还与下游企业联合开发碳梁、碳纤维氧气罐、碳纤维无人机等一批新产品,与一汽集团、中车长客在汽车和轨道列车轻量化方面开展技术合作。
    2020 年一季度,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产量同比增长57%,实现销量 3126 吨,大丝束碳丝实现销量 997 吨,同比增长233%。碳纤维板块成为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。
    一家老国企,撑起了一片天。吉林化纤所在的吉林经开区规划了碳纤维及差别化纤维产业基地,规划面积 1362 公顷。“目前基地正以‘碳纤维+汽车、轨道交通、冰雪装备’等产业为重点,吸引企业集聚。”吉林经开区科技局局长徐波说。

奥门原料网站 相关新闻

奥门原料网站 © 版权所有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 吉ICP备05000633号-1 吉公网安备 22020202000212号